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学位办)以刘延东国务委员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从完善制度、调整结构、改革模式、优化环境等方面狠抓落实,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系统设计,加强专业学位工作,扎实推进学位体系改革和完善。针对现行学位制度以科学(学术型)学位为主,专业学位急需发展现状,学位办在对国际上专业学位发展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了我国专业学位体系结构和发展目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批准新增19种专业硕士学位,使已设专业硕士学位种类达到38种,学位类型结构进一步优化;增设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关的专业博士学位方案正在研究。2010年全国共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11.9万多人,共批准350个学位授予单位新增14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将占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总数的30%以上。
二、简政放权,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办法,促进学科交叉和扩大高校自主权。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在前两年将学位授予单位的规划立项权下放给省学位委员会基础上,2010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初审权下放到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58家学位授予单位,通过初审的授权点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复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二是学位授权学科点的审核工作全部按一级学科进行,已有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发展需要,在已获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范围内自行设置二级学科,从而使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按照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科结构调整、有利于高校形成特色、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原则,更为灵活地设置和调整二级学科。推进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进一步协调了中央与地方、主管部门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关系,有助于理顺相关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工作重心由原来以审批为主转变到以抓质量和培养模式改革为主。
三、创新机制,以提高培养质量为重点,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硕士方面,学位办批准了北京大学等64所高校,在法律硕士等1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质量标准、保障体系和办学管理体制,共资助改革试点2360万元。学位办要求参加试点的学校和专业必须实行有学校教授和行业一线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的双导师制,试点单位应当安排学生参加至少半年以上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用工程报告或工作总结等代替毕业论文,试点单位不再把在SCI或EI等上发表论文作为专业学位的评定指标,试点单位需设置专门的专业学位分委员会评定专业学位等,这些举措得到学校的积极响应,实效明显。
四、采取多种措施,营造氛围,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一是设立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按每年博士生招收总数5%左右的比例由培养单位自行评选,国家资助获奖者每人3万元从事学术活动。2010年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评选出获奖者695名,资助总额达2085万元。二是设立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有“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和“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两种形式。2010年,教育部批准19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共举办4个“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15个“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共资助310万元。三是加强学风建设。学位办印发了《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惩处机制,努力营造科学、规范、良好的学术环境。四是积极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学位办提出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方案,配合相关部委提高了博士研究生生活津贴(从280元/月提高到1000元/月)。五是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与监督体系。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完成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修订工作。学位办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职能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加大了专家组织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学术指导作用。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改进办法,共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334篇。学位办开展了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共抽检论文1316篇;开展对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教学的合格评估,共评估59家培养单位。
五、强化重点,着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重点体系。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检查各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985工程”建设十年报告》。两部还完成了“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试点建设单位的总结工作,正在编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完成《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新增5所高校补充规划的编制工作,三期建设进展顺利。各有关高校组织编制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案》,有关主管部门已将建设方案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财政部已下达2010年“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预算5亿元。教育部还组织专家完成了对29个加强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工作。
六、深入调研,了解国内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遵照刘延东国务委员关于开展新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进行专项调研的要求,2010年5月至10月,学位办围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约请顾秉林等五位学位委员牵头,分别组织力量,对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生教育结构、质量保障的文化和制度、国际合作、学风与学术诚信保障等五方面重大问题,开展专项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体访谈、召开研讨会和查阅文献数据库等途径,对有关难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调研工作累计发放调查问卷7300余份,召开各类调研会议20余次,走访全国40余所高校,访谈170余人次。目前,各调研组已初步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开放型研究生教育体系”等对策。
来源【教育部2011-1-11】